吃得好 住得好 病可医 有养老 白城人幸福的“感脚”蹭蹭涨
艰难中的挺进,变革中的成就。回望过去的五年,人们注意到,民生建设已经成为白城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耀眼的亮点。
过去五年,是我市民生建设节节拔高的五年。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住房、上学、就医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口碑中。
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始终是市委、市政府的民生目标之一,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障住房建设格局。五年来,我市改造棚户区共372万平方米,5.4万套;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38.3万平方米,8344套,改造农村危房10.4万户,使近13万市民和近25万农村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城乡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社保网络的建立完善,同样见证着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心为民的坚实足迹。五年来,我市积极构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社保扩面征缴逐年攀升,截至目前,我市各项社会保险累计参加总人数(次)达到212.56万人,全市养老(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失业、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工伤、生育等5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5.52万人、10.94万人、83.5万人、24.6万人、28万人。全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5%、95%、97%、95%、95%,比五年前分别增长3%、1.5%、4%、29%、8%。我市各项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连续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面启动实施了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建立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职工补充保险、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完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这些保障有效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五年来,我市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困难群众等各类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全面推进。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22.79万人,比2011年末增长4.1%;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就业累计达到2.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比省下达指标低0.8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到180.9万人(次),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到87%以上。五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公益性岗位开发帮扶就业,有效缓解了我市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压力,全市共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累计达到17315人。通过公益性岗位考试安置1997年至2000年期间毕业的委培委托生1767人。全市累计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及招聘集市日200余场次,帮助1.5万余人实现就业;累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5万多个,农村劳动
帮助1.5万余人实现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医改的带动下,近年来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明显改善,享受到了更多的健康“红利”。我市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新农合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连续7年达到99%以上,群众受益水平前所未有;稳妥有序实施生育政策,实现了计划生育“双独两孩、单独两孩”政策的历史性变革;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达到100%,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数由2012年的135万份提高到158万份,健康教育、免费体检、健康管理等项目深入推进,大大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市767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3年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完成了6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项目,基层医疗服务环境和设备设施不断优化。
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一个家庭重要的幸福体现。五年来,我市围绕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百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基本建设工程项目557个,累计投入资金10.91亿元,新建维修改造校舍面积达到91.96万平方米,全市全部县城中小学和90%以上的乡镇中心校、中学实现楼房化;实施科学实验室设备、音体美器材、实验室设备、教育信息化等装备类项目161个,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五年来,全市共为高等院校输送人才近5.2万人,五年来高考录取率保持在92.45%左右。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校园警务室259所,添置防暴防护设备8206件,并安装了一键式网络报警装置;累计投入9000余万元,推进校车工程,全市现有标准校车284台,市县两级全部建设了校车校园安全管理监控平台,视频监控点达到7240个,基本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字,代表的不仅是变化和成就,也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更是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将能越来越多地分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张赫)